更新日期:2007/11/14 11:29

(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十四日電)今周刊與104人力銀行今天公布最新合作的「上班族長壽風險意識大調查」,顯示「健康」、「伴侶」、和「金錢」最受退休者重視,但是高達54.2%受訪者的退休金準備進度為零,風險意識亟待加強。

上述「上班族長壽風險意識大調查」,由104市調中心在2007年10月8日至12日,針對104人力銀行四、五、六年級求職會員所做調查。有效回收1414份上班族樣本。在95%信心水準下,誤差值為正負2.61%。

調查顯示,當上班族被問到該準備多少退休金才足夠時,有28.3%的上班族認為「新台幣1000到1999萬」就足夠;其次14.1%的人認為要有「500到999萬」,只有12.8%的受訪者認為該有「5000萬以上」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親愛的好友們:

看到剛剛那則新聞,真的很有感觸...跟大家分享一下,嫌我囉嗦的就直接跳過吧~(但是不要跟我說喔,不然我會難過!:P)

雖然這陣子從社工界踏入金融保險業,"表面上"好像差別很大,但事實上,恩慈覺得自己更加貼近「社會真實」的那一面了。因為社會工作者要解決的「社會問題」,其實是與國人平日的社會型態、文化價值息息相關。

怎麼說呢?比如:以前傳統的觀念是「養兒防老」,現在不是「養老防兒」就是「養老又養兒」!三、四十年前的長輩們,怎能料到家庭形態的變革會帶來如此巨大的改變?而現在的我們,環顧一下身旁年齡相近的朋友...單身的人越來越多,孩子生得越來越少,老年人越來越長壽,這,又會對未來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?

既然這是趨勢,趨勢就是無法改變的時代洪流,身為社工背景的我們,除了忙著處理"目前"還未解決的社會問題前,也一定有更為遠見的視野,能夠去想像一下..."未來"缺乏家庭系統的支持,社會將需要哪些福利制度,以及案主可能會面臨的各種議題。然而,社工既為社會大眾的一份子,當然也要先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未來的生活型態,幫助自己做好老年期的準備,才能夠協助案主做好長遠的安排,避免再次落入貧窮圈的循環。

每個人都會老、也都一定會退休,老年議題不是等到退休前才開始規劃,而是年輕時就要開始準備(才來得及!)謝謝嘉萍上週六和我一起參加現金流的活動,除了體認到理財的重要,也讓我重新思考自己選擇這份工作的價值...這個角色就是集合眾人的力量,去幫助人們排除風險損失、保障經濟能力、提昇罹病時的尊嚴,只要能夠減少一個家庭的瓦解,就是減少後續一連串的社會問題。我的心,從來沒有忘記社工人的理念,反而時時提醒自己要落實在生活當中,隨時關心他人、幫助他人...(好像在背童軍的諾言規律銘言,哈)!


好啦,太過感性也不是我的STYLE...凌晨一點了...就寫到這邊吧。晚安囉!


祝大家 元宵節快樂~~

  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恩慈   親筆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sekiss0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